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三、课堂纪律管理
(一)课堂纪律概述
课堂纪律是指为保障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设置的行为标准及施加的控制。根据形
成途径,课堂纪律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1) 教师促成的纪律。 (2) 集体促成的纪律。
(3)自我促成的纪律。 形成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终目标。 (4)任务促成
的纪律。
(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
178
是课堂结构。课堂结构包括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
1. 课堂情境结构
(1)班级规模的控制。
(2)课堂常规的建立。
(3)学生座位的分配。 研究发现,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主要关心的是减少课堂混乱。
其实,分配学生座位时,值得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所以,学生座位的
分配,要考虑:①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②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2. 课堂教学结构
(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2)课程表的编制;(3)教学过程的规划。
(三)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 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有以下特点:(1)由教师和学生充分讨论,共同制定;(2)尽量
少而精,内容表述多以正面引导为主。
2.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1)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2)保持紧凑的教学节奏,合理布置学业任务;(3)处
理好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
3. 做好课堂监控
4. 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1)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加强课堂纪律的目的性教育;(2)引导学生对学习纪
律持有正确、积极的态度,产生积极的纪律情感体验,进行自我监控;(3)集体舆论和集体
规范是促使学生自律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对其加以有效利用。
(四)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
1. 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与性质
(1)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
学习的行为。
(2)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
①课堂问题行为是一种普遍行为;②课堂问题行为是一种消极行为;③课堂问题行
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课堂问题行为的基本特征为:消极性、普遍性、其程度以轻度为主。
(3)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倾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倾性问题行为。 外倾性
问题行为主要包括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等。内倾性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
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发呆等注意力涣散行为。
2. 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
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三点:(1)学生的人格特点、生理因素、挫折经
历;(2)教师的教学技能、管理方式、威信;(3)校内外的环境,如大众传媒、家庭环境、课堂
座位编排。
179
3.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和矫正
(1)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
一般说来,课堂行为有积极的、中性的和消极的三种。 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适当的
惩罚是要的。有效的惩罚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惩罚的目的,它是让学生终经过
努力“避免”惩罚,而不是一定要让学生不断地去“体验”惩罚;②惩罚应尽可能及时,延
时实施则须先说明原委;③惩罚强度应适当,太轻当然无效,过严也会抑制正常的行
为;④惩罚应基于爱和尊重,态度和蔼与满怀深情者来实施效果更佳;⑤惩罚应按特定的
时间或程序安排来规范地进行;⑥惩罚务与说理相结合,这一点尤为重要。
(2)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
①预防。 这是处理一般问题行为的好方式。
②非言语暗示。
③表扬。 通过表扬正确行为来减少问题行为。
④言语提醒。
⑤有意忽视。
⑥转移注意。
(有时,对于个别学生来说,教师也可以采用暂时隔离的办法,即让出现问题行为的
学生暂时离开座位,到教室的某一角落,远离其他同学;或是到教室外面的过道上;或是
到校长办公室;甚至可以到另一位教师的班级去。 由于这种方法很可能引起学生对教师
的不满甚至对抗,教师在使用时应当特别慎重,不宜滥用。)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