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考前突击教育学(三十二)

来源:山香教育时间:2018-11-02 17:11:39责任编辑:jiameng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第七章

第一节德育概述

一、德育及其意义

()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 :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

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 :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

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

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

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德育的性质

德育的性质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

性、继承性。

()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

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二、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的概念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

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

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

(1)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1988 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我国中小学德育

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1. 小学阶段德育的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2)

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3)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4)培养

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

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方面、道德行为方面、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

3.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

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方面、道德行为方面、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

52

 

第二节德育内容

一、德育内容的概念

学校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学校德育目标所选择的,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

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须落实

到德育内容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德育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二、德育内容的选择依据

(1)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

和广度;(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选择德育内容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

三、我国学校德育内容

根据 1988 年、1994 年和 1996 年中共中央颁布的有关决定,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

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有说法认为,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

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主

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的增

,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 现在有一种趋势,即把心理健康教育独立于德育

之外,成为青少年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里,我们主要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

德教育所包含的内容进行阐述。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崭新含义。

()理想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自觉纪律教育

()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

()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