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一)

来源:时间:2019-03-01 16:25:32责任编辑:donghui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近越来越多的小伙伴留言询问科目二的干货。现在,大家翘首以盼的科目二备主观题要来啦!

1.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有技术的现代化

2.生产力对教育影响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5.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1)遗传——物质前提、生理基础;

(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3)学校教育——主导;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如何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针对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8.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9.教师备的职业素养

(1)道德素养:又包括思想素养、政治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教育知识素养、文化知识。

(3)能力素养:基础能力素养和专业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等。

(5)身体素养。

10.简述教师所须具备的知识素养

(1)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

(2)教师的教育知识素养

(3)文化知识

11.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1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4)发扬教育民主。

(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3.简述学生中心课程论主张

(1)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来编排;

(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3)以人为本课程理念,关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

14.简述泰勒的目标模式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

(1)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1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6.一堂好课的标准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17.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指导的认识

1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19.教学过程的结构(或者: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效果

20.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量力性原则

(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