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答辩: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褶皱山》

来源:招教网时间:2018-11-29 10:02:32责任编辑:jiameng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1 《山地的形成——褶皱山》

试讲

1. 题目:山地的形成——褶皱山

2. 内容:

3. 基本要求:

1)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2)试讲控制在10分钟,有适当的板书;

3)体现教学的互动性。

答辩题目

1. 为什么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选址?

2. 和初中学生相比,高中生思维有什么特点?

【试讲答案】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高中地理组的 01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山地的形成——褶皱山》,下面开始

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一定听说过许多山脉,如我国的五岳、四大佛教名山等,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

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它们的形成原因是否一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二、新课教学

师:褶皱又被称为“地球的皱纹”,它使得地球表面和我们人类长了皱纹的皮肤一样,显得高低起伏、凹

凸不平。现在,我们来看几张褶皱的图片。大家通过观察这几张图片试着总结出褶皱明显的特点是

什么?

师:对,非常好。岩层发生了弯曲。我们知道,岩层在形成初期与地表都是保持水平的,并且表层的岩

层形成时间较晚,是新岩层,越往下岩层越老。然而,从这几张图片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褶皱山的岩层并不

是水平的,而是发生了弯曲变形。那么,导致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个小

实验。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拿起你们手中的课本,水平地放在手中,模拟初始的水平岩层。然后,从两

侧给它施加水平方向上的力,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师:对。书本发生了弯曲。岩层也一样,当岩层受到来自水平方向上的强大挤压力的时候也会发生弯

曲变形。

师: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岩层受到的强大挤压力来自哪里呢?

师:对,回答得很好。地壳运动。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我们知道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在板块之间还有

很多的小板块,这些板块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当板块发生相对运动时,板块便会相互

碰撞,产生强大的挤压力。

师:好,再来看 PPT上这幅示意图,岩层因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

一系列的波状变形,我们称之为褶曲。

师:请大家看老师所圈出的部分,这样的一个弯曲我们怎么来描述它呢?

师:哪位同学来描述下?

师:A同学描述得很好。像这样的一个弯曲,我们称之为褶曲。褶曲是褶皱的基本单位。请大家在书本

上相应位置把褶皱的概念画下来。

师:我们刚才说了褶曲是褶皱的基本单位,那么通过我们黑板上的示意图,结合刚才书本弯曲的情况,

分析褶曲有哪几种基本形态?怎样区别它们?

师:B同学你来回答一下。

师:回答得很好。有两种,向上拱起,向下凹陷。向上拱起的我们称为背斜,向下凹陷的我们称之为向

斜。那么向斜和背斜如何来区别呢?同学们来读图回答。

师:对,在一般情况下,背斜向上拱起,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向下凹陷,常成为谷地。我们可以简单地概

况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师:现在我们画一条直线将褶曲的核部和翼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从岩层的新老关系这一角度出发,大

家观察有什么规律?

师:对,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背斜的核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从核部到

翼部岩层是由老到新;而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从核部到翼部岩层是由新到老。因此,无

论岩层怎样变形,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或向斜,都是可靠的。

师:同学们再来思考一下,那是不是所有的背斜都是山岭,所有的向斜都会成为谷地呢?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完成学教材中的活动。

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解释甲地为何成为山岭、乙地为何成为谷地?

3)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

师:请A小组派代表来说说?

师:A小组回答得很好。大家看图上被外力作用侵蚀的岩层已经用虚线表现了出来,所以以后大家也可

以将缺失的部分用虚线画出来帮助理解,刚才老师说要判断向斜和背斜需要用什么方法呢?

师:对。岩层的新老关系。那么我们画一条水平的线,根据这条线来判断岩层在初是拱起还是凹陷。

师:我们一起来进行分析,根据岩层初的顺序,由下往上是由老变新,大家看,在乙地,在同一水平线

上,核部的岩层相对于两翼要形成得早,所以是中心老两翼新,因此是背斜。同理甲地则是向斜。“背斜成

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在山区、矿山地带经常可以看到。

师:“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只有内力作用参与时的情况;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就会变成“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那么,外力作用具体是怎么影响山地的形成的呢?我们以一个小实验来进行说明。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橡皮擦,好是长条形的。和刚才的书本一样,从水平方向上给橡皮擦施加

力,使之形成背斜,观察橡皮擦向上拱起的部分有什么变化?

师:是的。有破碎的痕迹。我们再使橡皮擦弯曲成向斜的形状,橡皮擦在向斜的槽部有什么变化?

师:对。向斜槽部则更加紧密。岩层和橡皮擦一样,在背斜的顶部因为受到张力的作用,张力怎么理解

呢?请大家拿出右手,握紧拳头,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对,手关节有点被拉开的感觉,这就是张力。受到张力的作用,岩石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

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

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并且有岩石碎屑等物质搬运到此形成堆积,向斜反而容易成为山岭。

师:这也告诉我们大家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所以甲地是向

斜,乙地是背斜。而建设地下隧道需要选择在地质坚固的地方,所以应该选在乙地。

师:在真正的野外地质工作中,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地貌的形态上来判断背斜或向斜,山岭并不一定就是

背斜,谷地也不一定就是向斜。我们要依据岩层初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当然向斜构造中,这些向下凹、十

分密实的岩层就像一个巨大的脸盆,当地下水渗流到这里的时候,就向被脸盆装了起来,不会再流到别的地

方了,所以向斜构造更容易将水汇集起来,而背斜的岩层是向上拱起的,并且其中有一些岩层十分密实,油、

气不能渗透出去,所以往往在背斜形成油气的富集区。

师:接下来,我们来共同总结一下背斜和向斜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意义,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为:背斜储

油气,利于隧道修建;向斜储水。

师:了解了褶皱的相关知识以后,我们就该回归到标题,来学习褶皱山了。简单地说,褶皱山就是褶皱

形成的山,具体而言,褶皱山是背斜向斜发育成的山岭或谷地的统称。褶皱山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规

模大小不一,有的规模很大,如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亚欧大陆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而

有的规模很小,只有几十米。

三、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褶皱的基本概念。背斜和向斜,在进行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时,不能简单地从

地貌的形态上,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可能会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我们应依据岩层

的新老关系来判断。此外,背斜利于储油气,隧道修建;向斜利于储水。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四、板书设计

山地的形成——褶皱山

1. 褶皱

2. 背斜和向斜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3. 褶皱山的成因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

【答辩答案】

1.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的部位。

2. 高中生的观察力较为准确和深刻;注意力比较趋于稳定而持久;思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能

够逐步摆脱直观形象和直观经验的限制,借助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和推理,想象力更加丰富、合乎理

性。记忆力方面,男生的理解记忆、抽象记忆较强,女生的机械记忆、形象记忆较强。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