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教案

来源:招教网时间:2018-11-26 16:02:47责任编辑:jiameng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课题:春江花月夜

 

二、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并背诵诗歌。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领会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2.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理解诗人的哲理思考。

 

四、课时:1 课时

 

五、教具:多媒体设备

 

六、教法:诵读法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1.作者

 

张若虚,扬州人,初唐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并合称为“吴中四士”。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2.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三)整体感知(学习本诗重在诵读,以读传情,读、悟交融)

 

听了以上的介绍,同学们一定会有一种迫切的心情,急切地想去领悟这首诗带给我


 

们的美好意境。下面由教师作配乐范读。要求学生在欣赏教师范读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在这其中,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四)赏析诗歌

 

1.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问:在前八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问:前八句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讨论,自主回答,得出佳答案。)

 

意境:幽美邈远、清幽静谧。

 

情感:美好、兴奋、快乐。

 

2.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点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旷。

 

“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

 

“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

 

送流水”应读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这种对于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探索,古已有之,且都不得其解,成为人类恒久探讨的哲学命题。诗人自然也没有找到答案,于是又转入对人类在宇宙间生存状态的思考: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呢,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

 

3.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五)写作技巧分析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


 

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

 

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

 

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他四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

 

(六)再次欣赏教师诵读

 

学生跟随教师,轻声吟诵,细细体会诗歌美好而幽远的意境。

 

(七)课堂练习

 

(八)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