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三、兴趣概述
(一)兴趣及其种类
1. 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
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具有定向和动力功能。
2. 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广度;(2)兴趣的中心(兴趣的倾向性);(3)兴趣的稳定性;(4)兴趣的效能。
3. 兴趣的种类
(1)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2)从兴趣的广度来看,兴趣可以分为
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两种;(3)兴趣还可以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二)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1. 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1)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一切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开动脑筋,使他们能生
动、活泼、主动地学习;(2)要充分利用学校课外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组织各种有趣的比
赛、游戏、参观、义务劳动、游览等活动,把校内与校外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开辟广阔的
活动天地,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兴趣。
2. 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1)教师教学的水平,是学生学科兴趣形成的重要的条件;(2)教师的教学应使学
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惑”。
3. 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1)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的范围也越来越大;(2)教师要注意防止学生的广
兴趣中可能存在的消极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兴趣。
4.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小学生方面: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稳定,比较笼统、模糊,容易对学习的形式感
兴趣并从中获得满足,任何新颖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因
此,小学课堂教学应更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
(2)中学生方面: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显分化并趋向稳定,其学习兴趣的范围
也不断扩大,表现为对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的兴趣增强,开始注重学习内容。 在中学教
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开
动脑筋的智力活跃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 ②教师还应对严
重偏爱某一学科的学生给予正确引导。
5. 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成绩优秀、基础好的学生都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他们往往骄傲,满足于现
状。因此,教师要使他们了解知识海洋的浩瀚无边和自己知识面的狭窄,帮他们克服自
满情绪。另外,要为他们提供较难的学习材料,启发他们自学和独立思考,使他们对学习
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对于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特别的关心,深入
调查他们学习不积极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①要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
功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②还要鼓励他们参加课外活动,锻炼其能力,发挥其特长。
6. 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
7. 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1)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2)教师应寻找到使学生感兴趣的新
事物或活动与学生原有兴趣的相同点;(3)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产生对新事物与
活动的认识需要,并把这种需要转化成强烈的动机。
(三)信念、理想、世界观
1. 信念
信念是一个人对他所获得的知识的真实性坚信并力求加以实现的个性倾向性。
2. 理想
理想是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3. 世界观
世界观是指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形成的观点体系,是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世
界观是在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与信念的基础上通过人的活动而形成的,是个性倾向性
的高层次。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