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考前突击教育学(四十一)

来源:山香教育时间:2018-11-02 17:17:57责任编辑:jiameng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第三节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与要求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自愿性

()自主性

()灵活性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无论是活动的内容,还是活动的形式都体现了灵活性。

()实践性

()广泛性

顺口溜:(自主性)(自愿性)(灵活性)(广泛性)(实践性)

二、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学校教学工作是教育学生的基本途径,与此同时,课外、校外教育也是教育学生的重

要途径,二者缺一不可。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3)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4)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5)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6)因地、因校制宜。

第四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

影响。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家庭教育的特点:(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3)教育方法的多

样化

顺口溜:生活多情

二、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

年的影响。

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和形式来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社区;各种校外机构;

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

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

,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实效。

()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学校可以通过与家庭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定时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

举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第十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第一节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内涵

()教育研究的概念及性质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

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研究同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

术。教育研究的基本性质:文化性、价值性和主体性。

()教育研究的对象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它包括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

()教育研究的类型

(1)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

(2)根据方法论的不同,分为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3)描述性研究与干预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特点及原则

特点:(1)客观性;(2)科学性;(3)系统性;(4)综合性;(5)可验证性。

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伦理原则。

三、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1)研究背景的现场化。 研究的针对性、清晰性和预见性不断提高;

(2)多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导致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与多元性;

(3)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

(4)关注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

(5)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